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 题:让幸福之水流进范家坪——长江委驻村扶贫记
新华社记者黄艳
鞭炮声声,欢歌阵阵。长江三峡库区的范家坪村,今年春节格外繁忙。
村里的大乐沟整治项目,在除夕的前一天正式开工了。
“沟上要建四座桥,座座风格都不同。”范家坪村支书付开厚说,选在春节前启动整治工程,是想让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们“一起有个见证”。
范家坪村位于三峡库区、长江边上,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秭归典型的贫困村,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这里耕地少、交通闭塞、山洪威胁常在。
水患是抹不开的记忆。付开厚回忆说,记得大乐沟发生过三次山洪,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那场,山洪引发泥石流冲毁了房屋和农田,“水田里的秧子全被泥沙覆盖,有的房子被夷为平地。”
多年来,村民们一直期盼着能够“收服”这条害河,每年春节都有村民在大乐沟岸边烧香祭祀,祈求新一年的风调雨顺。
2017年,对口帮扶范家坪村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通过积极协调对接,将大乐沟整治纳入到国家中小河流整治项目,协调争取到1900万元项目资金。
依托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实力,将大乐沟规划建设成一条“安澜的故乡河”“生态的故乡河”“致富的故乡河”。
“在河流治理项目中,融入水利、生态和产业项目,既解决山洪隐患的问题,又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整治,同时规划亲水休闲旅游产业。”长江委规划计划局局长马水山说。
根据项目建设方案,2018年8月大乐沟整治项目将竣工完成。付开厚充满信心地说:“我们离恩施的巴东县只有20多公里,现在扶贫公路马上也要修好了,范家坪的好山好水能吸引城里人来休闲旅游,将成为村民新的增收点。”
除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,长江委与范家坪村结对帮扶以来,积极筹措资金,争取帮扶项目,在制定整村规划、发展主导产业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,帮扶成效显著。
在长江委驻范家坪村的五年发展规划中,记者看到山地经济分层次推进,根据海拔、土质类型的不同,规划了柑橘产业带、中草药产业带、生态养殖带、光伏发电产业区……
作为传统支柱产业,品质决定了经济效益。长江委驻范家坪村工作队队长张金辉介绍说,我们村2400多亩的柑橘都存在品种老化的问题。2017年11月工作组组织了华中农业大学、长江科学院的专家组“现场办公”,根据土壤理化指标,确定了范家坪村柑橘品种改良方案。
据付开厚介绍,目前已经启动了第一批品种改良试点,不到3个月时间,全村已完成450亩柑橘品种改良。
村里的柑橘大户、2组村民马学虎家30多亩柑橘都搞了品种改良,他对增收充满信心:“品质好、口感好,肯定卖得更俏。”
村集体有了钱,村子的公共事业建设就有了底气、有了活水的源头。“在国家电力部门、水利部门、地方政府合力推动下,我们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去年7月份并网发电。”付开厚说,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有九万多元的收入,截至春节,到账53000多元。
从浙江打工归来的村民范勇说:“前些年感觉一年比一年衰败,这几年精准扶贫让老家一年比一年热闹,每年回家过年都有新变化、新气象。”
根据湖北省精准扶贫的总体安排,湖北秭归县将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。对照脱贫验收的各项标准,范家坪村几乎项项都已经高标准完成了。
但是,“目前尚有农村安全饮水拖了一点尾巴。”长江委规划计划局副局长李飞说。
据介绍,目前有三四十户村民散居于海拔较高的山区,集中供水仍存在困难。不过,驻村扶贫工作组和地方正在另觅方案,计划建设水窖或者水池进行分户供水,预计最迟今年国庆前能够竣工。
付开厚说:“今年年底前,范家坪达标验收肯定没有问题。”
长江委主任马建华表示,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帮扶工作画上句号。“除了继续做好最后攻坚工作,还要研究制定防止返贫的长效工作机制,尤其是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,从产业发展、生态环境、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创新帮扶工作。”
新疆晨报讯(文/记者 阿依夏木古丽·阿布拉 通讯员 庞博 图/通讯员 李飞)“这个国庆假期,我们来罗布人村寨边赏胡杨边吃罗布人烧烤过啦,这里的烤鱼真是太好吃了。”10月3日,来自阿勒泰的胡静说,这个国庆假期,她和朋友一同相约来到巴州旅游,今天来到尉犁县罗布人村寨,她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胡杨秋景,还看了不少传统民俗活动,品尝了地道的罗布人烧烤,感觉不虚此行。
10月3日上午,在罗布人村寨游客服务中心,前来参观旅游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,售票台前,游客们在有序排队购票,工作人员在耐心细致的为游客办理业务,为他们答疑解惑。
据了解,“十一”黄金周首日,新疆巴州尉犁县国家4A级景区罗布人村寨便迎来旅游高峰,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。 除了疆内县市、区自驾游游客以外,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省市的游客也慕名而来。尉犁县文化底蕴深厚、自然风光迷人,眼下又进入十月金秋胡杨最佳观赏季,加之浓郁独特的罗布人民俗风情让游客流连忘返。
走进景区,可以看到,到处都有吸引游客们驻足的地方。其中,景区与乡镇合作,节日期间开办的农牧民大舞台上,罗布淖尔歌舞团的演员们、乡村民间艺人、文化能人纷纷登台献艺,罗布人民俗舞蹈、民歌弹唱、踩高跷表演、现代爵士舞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。
在胡杨掩映、沙漠环绕的竞技场上,紧张刺激的叼羊大赛也让游客大饱眼福,随着牧民骑手的争夺角逐,游客化身啦啦队员为骑手加油鼓劲,真切地感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。
在阿不旦广场,周边乡村的农牧民朋友,拿出自家产的新鲜瓜果、蔬菜,自己制作的农家小吃,以及各类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进行展示,销售火爆,广受游客喜爱,还现场推介乡村民宿、农牧家乐、乡村地道美食特色,带火了节日乡村游。
另外,景区内专设烧烤区,各类美食摊位前人头攒动,吆喝声、叫卖声不绝于耳。朴实的农牧民群众现场烹制罗布人烤肉、烤鱼等各类农家风味美食,游客纷纷驻足,用手机和相机记录这些传统美味的制作过程,体验“乡野食趣”和罗布人风情。
来自广东的游客田先生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新疆旅游,已经游玩多日的他说:“新疆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民俗风情,我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罗布人原始村寨的风土人情,这里的人热情好客。而且胡杨林、沙漠和河流湖泊的结合,让人直觉得风景真是太壮观,太美了。”
罗布人村寨景区负责人刘焱介绍说,十一期间,罗布人村寨景区举办了斗鸡、斗羊、划卡盆比赛、皮划艇比赛、沙漠排球、沙漠拔河、沙漠寻宝、主题摄影展、民俗文化展示、文明旅游志愿服务、特色农产品及烧烤美食展销等多彩活动,丰富各地游客游玩体验,留住美好的尉犁印象。
据统计,10月1日当日,尉犁县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,旅游创收达243万余元,同比增长45%和60.1%。